软式曲棍球、木工、儿童戏剧、陶艺……这可不是大学里种类繁多的社团,而是一所小学的个性化定制课程,这所学校就是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温州慧中公学(简称温州慧中公学)。从9月开始,学校共开出63门拓展和个性化定制课程,包括攀岩、3D打印、大提琴、长笛、二胡、家庭实验室、财商广角等,种类多样,内容丰富。
为如此多课程做支撑的,除了学校在建校之初便投入建设的木工坊、陶艺坊、创客教室等专业教室外,还有一大批“花样教师”。
今天,我们跟随“花样教师”,看看定制课程的魅力。
教师的花样能力
跨界开设多种类课程
就如热词“斜杠青年”一般,这批“花样教师”的花样能力之一是拥有跨界能力。
开设木工坊课程的胡杰老师,本科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(师范),硕士读的是植物学,本该是科学老师的他,因有大学辅修计算机专业的背景,成了学校3D打印、少儿编程、创客机器人等课程的老师。为了木工坊课程的开设,他更是专门到杭州进行培训,了解相关课程内容、工具使用、操作方法,特别是孩子的装备穿戴和安全问题等。在下课业余时间,他也基本上每天会抽出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在B站等网站学习相关编程课程。
日常上体育课的倪若力老师,在大学里广泛地接触了各种球类运动,平时兼任攀岩、软式曲棍球等课程;音乐老师林诗,在声乐、朗诵、主持方面经验丰富,且自幼学习舞蹈,最重要的是自身对戏剧非常感兴趣,主动开设了儿童戏剧这门课;还有美术老师施祎辰,在大学里学习了三年陶艺,从基本的技法,如上釉、烧窑、拉坯,到泥条盘筑、陶板成型、泥塑成型、捏塑、素坯彩绘等,曾荣获爱现工艺大展陶瓷工艺作品金奖的她,于这学期开设了陶艺拓展课和定制课。
不止这些,学校还拥有国家级游泳运动员及教练员的游泳老师、法国南巴黎音乐学院长笛DEM硕士学历的长笛老师、温州市音乐家协会萨克斯管学会副会长的萨克斯教师等,这些“花样教师”都有十八般功夫。
作为温州首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校,采访中老师们也不约而同地提到,每年有机会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学校进行培训和学习,让自己在课程的设置、学生管理等方面受益颇多。
课堂的花样玩法
注重得到孩子的回应
“教育最尴尬的是没有回应。”这是温州慧中公学小学部胡校长所说的话。
在学校看来,“花样教师”所开出的课,不仅需要契合国家政策,如陶艺、木工等课程结合了去年教育部印发的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中提到的让孩子适当体验包括金工、木工、电工、陶艺、布艺等项目在内的劳动及传统工艺制作过程,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感兴趣。
这点,在选课上体现得较为明显。拓展课和定制课的选课系统开启后,这些课程的名额几乎被秒抢。开课后,“机器人老师”“攀岩老师”“木工坊老师”则变成了孩子们称呼胡杰、倪若力老师的昵称。
在倪若力老师的点名册上,孩子的名字旁标注着五角星和不同的数字,五角星代表孩子能攀岩到顶层,10则代表10格,以此类推,最高为15格。每次上课他都会给孩子一个比原来稍微高一些的小目标,让孩子不断克服困难。目前软式曲棍球在温州普及范围还比较小,但倪老师希望通过几年的时间,带领学生们参加更高一级的软式曲棍球比赛。
选择儿童戏剧的孩子们,相信都是冲着过一把戏瘾来的。在林诗老师的课堂上,除了教授孩子包括形体、台词朗诵、舞蹈、声乐等在内的戏剧基本功外,让“每个人成为主角”是林老师的初心。为此,林老师会让每个孩子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人物,像本学期排练与动物主题有关的戏剧时,林老师安排了“我想选自己当国王”的环节,让孩子报上自己想表演的动物,由她最后创编剧本。在《西游记》创编剧本中,为满足大多数女孩子想演公主的愿望,还特别设置了一个新篇章。
被老师们称为“儿童治愈中心”的陶艺,是个培养孩子细心、耐心的好地方,连原本比较好动的孩子在这里也能安静地坐上一个小时。将自己脑海中的设计变成具象物品,用泥和水调和做出自己想要的东西,这就是施祎辰老师所说的能让孩子们定下心来的“魔法”。
“上节课,我们知道了‘瓦力机器人’的类型、结构,这节课要试着进行组装。”在胡杰老师周三下午5:50上的创客机器人课上,当胡老师的问题落地,就有学生举手回答:“眼睛可以用轮胎代替”“这个部分可以是履带、齿轮”……在老师下令可以搭建 “瓦力”时,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打开面前的乐高机器人的教具,试着搭建自己的机器人。有学生在上了拓展课之后,说自己更喜欢来学校了。
学校的花样宠粉
建设专业教室供上课
能有这么多的“花样教师”和“花样课程”,离不开学校的“花样宠粉”。在建校之初,学校就为学生想到了方方面面,搭建了多样的专业教室,除符合国际泳联标准的游泳池、跆拳道馆、钢琴排练室、合唱室、电视台、陶艺坊、木工坊、VR教室外,还有名著试听室、绘本馆、家政体验中心、种植园等,这些空间的打造,让学生能够进行项目制、主题式的学习。